電解拋光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加平滑而光亮的表面效果,在鋁合金表面處理中常用于平滑度及光亮度要求較高的產品加工。電解拋光和機械拋光的處理目的是相同的,但在原理上有很大不同。機械拋光時,由于壓力及局部高溫的作用,會在被拋光表面形成一層非晶質的表面。而電解拋光則具有選擇性的溶解作用,在電解拋光時,平滑作用的原理是工件在電解液中通過微觀凹凸表面的溶解速率差來實現的。金屬的凹陷點和突出點在陽極電解液中有不同的濃度梯度,這種濃度梯度對膜層的溶解有很大影響,同時這種濃度梯度也是通過采用高濃度的電解液來完成的。在電解時,突出點具有較大的電流密度,能加速其溶解速率,而凹陷點則相反,有較小的電流密度,溶解速率亦相對較為緩慢,從而在鋁合金表面獲得平滑而光亮的效果。
電解拋光具有兩種類型:一是以電解拋光來完全代替機械拋光,電解拋光可以得到一個平滑而光亮的表面效果,但難以達到鏡面效果;二是用于機械拋光之后的精密拋光,這時的效果取決于機械拋光的質量,優良的機械拋光質量再結合電解拋光可得到鏡面的拋光效果,這也是電解拋光在鋁合金表面處理中最為典型的用途。
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電解拋光的電流密度及拋光時間對拋光質量的影響很大,電流密度以工件表面氣泡發生量最少為限,拋光時間根據電流密度、溫度及鋁合金材質的不同而異,一般拋光3~15min。
拋光后的表面會有一層薄的氧化膜層,在進行進一步處理之前需要把這層氧化膜清除,清除方法可采用磷酸一鉻酸法或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