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價連續第四天上漲,創六個月新高。
截至昨日北京時間11:35,滬鋁主力合約1605上漲1.5%,至11811元/噸,為去年9月28日以來最高。從去年11月24日的歷史低點算起,鋁價已反彈約22%。滬鋁盤中最高觸及11830元/噸。
由于供應增加,而需求卻持續萎縮,鋁等工業金屬價格去年遭受重挫,中國金屬生產商深陷泥潭。
2015年4月28日,工信部發布《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嚴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新增必須減少等量的產能。與此同時,國內金屬生產商也紛紛采取自救措施。從去年底開始,中國的銅、鋁、鎳和鋅生產商均宣布計劃減產。12月中旬,14家鋁企召開減產收儲商討會并承諾,不再重啟已關停產能,且還將進一步增加彈性生產規模,已建成產能至少在1年內暫不投運。
今年1月,媒體報道稱中鋁公司、國家電投、魏橋鋁電、云鋁、酒鋼、錦江6家企業商定成立合資公司,或將籌措電解鋁商儲任務,不過具體計劃尚未公開。隨著近期鋁價的持續反彈,本月中,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宏橋集團表示,今年計劃將鋁產能提高到600萬噸,去年年底的產能為519萬噸,增幅達到16%。
宏橋CEO張波認為,目前鋁需求相當強勁,市場要求的是增加供應,而不是減少。他表示,未來鋁產品價格會穩中有升,今年價格預計會在每噸1.1萬至1.2萬元。“如果需求旺盛,我們會按照計劃來進行,如果需求疲軟,我們會放慢新增產能計劃甚至暫停擴張。”
彭博援引摩根大通公司駐香港的分析師DanielKang表示,中國宏橋是中國和全球范圍內成本最低的生產商之一,最終將奪取其他生產商的市場份額。他說,這公司通過修建發電站、發展自己的原材料供應鏈,把成本維持在低位。